顶点小说 > 风起1924 > 第一百二十二章 分裂(二)

第一百二十二章 分裂(二)


  “兴华,这是什么枪?怎么没见过?跟我们目前用的麦德森轻机枪有些区别啊。”

  曹霖生提着一挺捷克式轻机枪,看着这个枪管上面有个手提的小把,不禁有些好奇。

  也不怪曹霖生不认识这个机枪,现在世界各国用的轻机枪也没几款,丹麦的麦德森算是最早的,然后有美国的刘易斯,法国的哈奇开斯轻机枪,还有日本的歪把子,就这几款比较出名。

  曹霖生见过麦德森轻机枪,毕竟现在整个16军用的轻机枪都是麦德森,即便是苏联援助的轻机枪也都是麦德森的变种。这是中国目前最常见的轻机枪。其次才是哈奇开斯轻机枪。

  至于刘易斯轻机枪,曹霖生在美国留学的时候见过;歪把子虽然见过,不过中国军队没多少装备的。而眼前这个捷克式轻机枪,今年才定型量产,知名度并不大,不过李恪却是用自己的关系去买了250挺回来。

  李恪熟练地提起一挺捷克式轻机枪,耐心解释道,“这枪叫zb-26型轻机枪,捷克生产的,所以我喜欢叫他捷克式轻机枪。这枪比麦德森的性能更好,可以手提,这里还可以握着,这就比麦德森机枪要好。

  除此之外,这个机枪的枪管更换速度快。。。。。。”

  李恪就这么拿着手上那挺捷克式轻机枪,给众人仔细的讲解其优缺点,以及操作。中间还当着众人的面,把机枪的主要部件卸下来,然后再装上去。李恪前世本就是学机械设计的,动手能力非常强。

  本来李恪是打算自己设计几款适合现在中国军队装备的武器的,不过手上没有合适的兵工厂,而且时局也不稳定,设计出来也无法生产出来。所以他就只能先去买些凑合一下。相比于老是买,他更倾向于自己造,等后面有了自己的地盘,想办法也得开一家兵工厂,不能老是买。

  光买,哪来那么多钱,而且要是到了抗战那个年代,想买都不一定买得到。

  听完李恪的介绍,众人再好奇地试了试效果,都觉得这款机枪比麦德森机枪强了不少,特别适合部队装备。

  “军长,这个枪,给我们吧!你都运过来了,总不能再拉走吧!”王鼎元自然不客气,眼睛死死地盯着这一批枪,生怕李恪把这些枪拿跑了。

  李恪笑着道,“你这家伙,我拉来了,自然是给你们师的。在苏州城外的港口那里有个仓库,那是我给15师准备的武器,后面让人去搬回来。”

  “有多少武器?”听到还有武器,曹霖生、周而成、曾扩情、王鼎元等人都好奇地看着李恪。

  李恪也没隐瞒他们,悄悄说道,“给15师的武器,一共有5000支德国g98步枪,还有这125挺捷克式轻机枪,冲锋枪,55挺马克沁重机枪,400支手枪。

  给46师的武器装备也是一样的。你们在半个月内把装换了,换下来的武器都送到杭州去!”

  听完之后,众人都一脸崇拜地看着李恪,显然也被这些武器给惊呆了。这要是换完装,岂不是战斗力还不蹭蹭蹭地涨。曾扩情和周而成虽然有所准备,但还是震惊不已,这么多武器肯定不是国府划拨的,那只能眼前这位军长买的。

  王鼎元听完则是有些不满足,“军长,火炮呢?怎么火炮都没有?”

  李恪瞪了一眼王鼎元,“知足吧你。你这知道光这些武器,花了我多少钱吗?将近150万银元。火炮你知道多贵吗?一门克虏伯75mm山炮,也都得一两万银元一门,算上炮弹,我哪来那么多钱。

  而且以我们军现在的火炮,已经够用了,用不着增加火炮了。”

  听到150万银元,众人都不禁吞了吞口水,敢一口气拿出这么多钱来买武器,在目前的北伐军里面,估计也就眼前这位了。哪个当官的不都是想着法捞钱,怎么可能还从腰包里掏钱买军火这些。

  当然这些武器弹药,要是以原价来说,肯定不止150万。主要这些武器里面步枪、重机枪、冲锋枪都是二手货,从德国武器仓库里翻出来,翻新卖的,价格自然赶不上新货。

  前世的德械师武器,大多也是二手,就是从已经退役的武器卖给国府,不仅能减库存,还能收回一笔资金,那多划算。当然,即便是二手武器翻新,对于当时的国府来说,也是不错的武器了。

  至于李恪不买火炮的原因,其实是等着从政府手上下拨。总不能他的军队武器,都他自己来提供吧。他买这些武器,主要是因为这一年的国府,事情太多,不一定照顾得到他这支部队,所以买些应急。

  曹霖生和王鼎元的表情,倒是没那么夸张,他们知道李恪很有钱。特别是王鼎元都知道自己老板在美国还有一家小兵工厂,估计这批武器里面的步枪,就是来自美国那家兵工厂所产。

  曹霖生关心道,“那47师呢?”

  按照李恪的说法,这批武器中,可没有47师的份,都是李恪的嫡系部队,总不能厚此薄彼吧。旁边的周而成也很关心,毕竟47师不像15师、46师这样黄埔血统纯,47师的不少军官都是原来建国川军出来的,黄埔系并不占绝对优势。

  “这批武器就这么多,总不能一分为三吧。让47师用其他两个是换下来的武器,把武器统一一下。步枪都用汉阳造,重机枪统一用哈奇开斯重机枪,轻机枪都用麦德森。”对于这个李恪则是早有打算。

  至于换下来的武器,他就可以用来扩充部队。现在他是浙江省保安处长,自然就得把预备役制度建立起来,这可是需要抢。而且他也打算把剩下的这些武器中稍微好点的、成制式的,给筛选出来,用来扩充他的16军。虽然明目张胆扩编一两个师肯定不行,但是扩编几个团还是没什么大问题。

  而且他也打算把浙江的军权统一到他的手上,通过建立预备役制度,这样其实隐形中也能增加不少部队。

  听到李恪的回答,众人觉得倒也没什么,这也很正常。而且这样实行后,虽然47师装备比其他两个师差点,但也差不到哪去,比其他部队还好上不少。

  李恪随后视察了15师的训练情况,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也做了一些指点,这可是他的起家部队,必须得保证极强的战斗力。后面扩充实力的机会很多,现在当务之急就是把基础打牢。

  李恪结束了在苏州的视察,随后就回到上海,然后坐火车来到杭州。他这个保安处长,任命后,一直没有上任,这肯定不合适。虽然他没把浙江当成自己的根据地,但他总不能浪费身居保安处长这个大好的机会。

  李恪这边到杭州没两天,武汉方面就传来任命。张静江主动辞去国民党主席一职,旋即担任浙江省主席兼民政厅长,不过仍然是国民政府常委和中执委常委。

  至于夏超,被武汉方面任命为江苏省政府委员兼保安处处长,明显的被降职。不过此时夏超也只能无奈接受,不过他还好他是18军军长,也算是有点资本,国民政府也算是没做的太难看。

  听到这个消息,李恪和张静江自然很满意。这个结果对于老蒋来说也能接受。不过这件事也让他看到武汉方面对他的打压越来越厉害,他知道自己应该有所准备,不然他的权力最终还是会被武汉那边剥离完,到那个时候,他就更加被动。

  所以在这个任命出来后,他就专门跟李恪说了一声,表达了他要见德国代表的意思。不过老蒋并不打算在南京见面,而是来到上海,最后在李恪家里开始这次私下会面。

  对于鲍尔的身份,李恪早就告诉了对方,包括对方是他在德国留学当他教官的身份。听李恪这么一说,老蒋便明白自己这个得力手下,在德国的关系的确不一般。

  由于老蒋不懂德语,鲍尔也不懂汉语,所以李恪就成了两人的翻译。整个见面就只有他们三个人,连俞济时和李旭东等护卫也都被叫在书房外等候,可见老蒋对于这个闭门会议的重视。

  这次闭门会议,一共进行了一整天,中间吃饭都是叫人送到书房,吃了就继续谈事。谈的内容很多,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工业、农业、航空运输业、财政等多方面。

  鲍尔建议老蒋把军政大权集中于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以大刀阔斧的手段铲除一切离心力量,加强中央权威。而且鲍尔还像老蒋做出了承诺,愿意回到德国招揽德军军官,组建顾问团协助老蒋,并答应引荐克虏伯、法克、西门子等军工企业代表给老蒋,帮助老蒋提供军火来源。甚至愿意提供低息贷款。

  听到鲍尔的承诺,老蒋大喜过望。没想到德国愿意给予这么大的援助,相信有了德国的军援,他就可以一统中国,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备受排挤。

  当然鲍尔这边建议双方的合作由李恪经手,这样德国方面才会比较放心。这个事是鲍尔跟国内商量后的决定,他们得在中国扶持一个亲德的将领。在德国读过军校,参加过德军,现在身居高位,而且还是现在还是中国新兴实力派领袖老蒋的亲信,这就自然成了德国在中国最好的代言人。

  对此老蒋也没什么异议,他手下的亲信在德国有这样的关系,李恪自然是最好的人选。

  作为诚意,鲍尔还给了老蒋一个见面礼。愿意以市场半价的价格,给老蒋提供1万支步枪在内的武器弹药。鉴于老蒋此时并未掌权,鲍尔这边请示德国政府后,愿意提供把这笔贸易的资金算在后面的贷款中。说白了就是先赊给老蒋。

  得到德国的支持后,老蒋便有了底气。

  不过老蒋并不满足于此,而后又跟英美日等国的代表见过面,特别是日本方面,还派来了老蒋曾经在日本的老师,表示愿意支持老蒋。至于江浙财阀就更不用说了,直接说只要老蒋需要用钱,他们便出资支持。

  就在老蒋这边不断寻求支持的时候,李恪则是忙个不停,因为他的妻子张芸英要生了。算好了日子,李恪就提前把工作上的事交代了一下,就赶回家中,最近几天他都在家里忙前忙后,准备迎接自己在这一世的第一个孩子。


  (https://www.xdingdiann.cc/ddk112123/6448780.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www.xdingdian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ingdian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