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抗日之龙啸东北 > 第三章 身份存疑

第三章 身份存疑


  刘烈被汉军救走了,汉军带走的,还有鲜卑人的人头、战马和武器等战利品。


  这些可都是军功啊!七十余颗人头,将近七十匹战马,张杨和他手下仿佛见到巨额赏赐一样两眼放光,一路上的对已经昏迷的刘烈小心翼翼的照顾着。


  回到关内后张扬第一件事就是赶紧报捷,当然,他的脸皮还不够厚,没有背着良心说是他的部队干的,而是一五一十地向雁门关中郎将周慎和雁门太守郭蕴报告了情况。


  一开始这两位都不相信这是真的,毕竟一个人嘛,就算再猛还能猛到哪里去?强悍如吕布者,也不曾一战砍下几十颗鲜卑人的脑袋,这家伙难道比吕布还厉害?


  “两位大人,卑职虽未亲睹杀敌过程,可卑职的骑兵带回的鲜卑人头和战马却是实实在在的。”张杨小心翼翼地回答,他想讨点功劳,毕竟手下人缴获这些战利品也很辛苦。


  荡寇中郎将周慎四十岁出头的样子,出身官宦世家,而且祖上据说和皇族、宦官的关系都不错,周慎和其他世家大族子弟一样,学习经文的同时也钻研兵法骑射,在东汉军人地位普遍不高的情况下他能做到中郎将这个位置,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比如说,爱才!


  熹平六年汉军惨败给鲜卑,汉军精锐十去七八。此后从朝廷到边塞都有一种共识,那就是要想挡住鲜卑人的寇边,不仅要有统御全局的帅才,更要有凶悍武猛的士卒和下级军官,。而作为洛阳北部屏障的并州特别受朝廷关注,无论是各郡太守、并州刺史部还是边郡守将,无不以寻找到猛将为己任。丁原、张杨、吕布等人都是因为武猛才声震并州的。


  周慎见到刘烈的时候就已经喜欢上了这个身材高大长着一副国字脸的年轻人,尽管刘烈还在昏迷中。


  “这是何物?”周慎的眼睛盯着榻前一对黑色物事问道,“难道这是战靴?”


  张杨点点头,“正是!”


  周慎和郭蕴不由自主地一人捡起一只仔细端详起来,雁门郡太守郭蕴出身晋阳门阀,也是文武双全(几十年后他的儿子郭淮为魏国名将)。郭蕴似乎见过些世面,很快就从靴子的纹理上判断出这是上好牛皮制作,而且做工极为考究,找遍整个大汉国肯定无出其右。


  两人越发好奇起来,目光继续在刘烈旁边搜寻,很快就看到了刀鞘。郭蕴拿着刀鞘一摸,对周慎道:“这些也是纯牛皮制作。”


  周慎接过刀鞘,抽出战刀,马上就被这把刀吸引过去,寻常战刀越是锋利刀身就越亮,可这把到遍体乌黑,丝毫没有任何反光迹象,用手轻刮刀刃后,两个内行都不由赞叹:“好刀!”


  郭蕴苦笑,对周慎道:“这把刀说是削铁如泥,那是一点不夸张。有如此精良的兵刃在手,战场上肯定如虎添翼。”


  张杨索性炫耀一番,把放在另一侧的角弓拿出来,“两位大人请看,这也是刘壮士之物。”


  如果说刚才那把刀只是纯粹的杀人武器的话,这把弓简直是一件艺术品,从弓身到弓弦无不是上好材料制作,而且为了复古,弓身还刻有花纹。刘烈的老爸幸好不是暴发户,否则差点用珠宝镶嵌了。


  郭蕴试着拉了一下,然后收手递给周慎,“也是宝物。”


  周慎自然要拉上一拉的,但没拉满,他摇摇头,眉头紧锁,“弓力至少三石。这位刘壮士当真膂力过人,寻常人能开两石就已经很不错,行军打仗用三石之弓,果然了得。”


  也难怪周慎感叹,拉弓这活有个问题,打仗时要经常射箭,力道不足的即使能用强弓射上一两箭,可到后面因为手臂疲劳肯定要打折扣,所以大力士们打仗和平日拉弓的强度是有很大区别的。


  两位上官被这一刀一弓吸引,对张杨所呈报的事深信不疑。只是他们觉得此刻躺在病榻之上的刘烈似乎带着些神秘。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就凭他身上这些武器,他绝不是寻常人。


  “此人出身非富即贵,待他醒来要仔细盘问。”郭蕴(缊)嘱咐道。


  “是要仔细盘问,”周慎指着刘烈的头部,“此人无论装束还是随身物事都透着古怪,你们来看,其发一寸不到,自然不是汉人装束,也非鲜卑、匈奴习俗,难道是西域人?”


  张杨差了句嘴,“两位大人,卑职倒觉得他是汉人,大人请看其武官,和我大汉百姓长相相差无几。若是西域人的话……”


  张杨的话旋即被周慎打断,“稚叔说得也不错,我在雒阳时也见过不少西域人,一个个高鼻大眼的,头发金黄,眼眶似乎还带着蓝色。此人长相确与我大汉子民相似。”


  郭蕴道:“好了,我等还是先退出去,仔细听稚叔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再说说为好。”


  张杨哪敢怠慢,又重新把整个事情经过仔仔细细说了一遍,怎么得到的消息,一路上有哪些发现,见到刘烈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等等,说得一清二楚。


  “等等,”郭蕴打断道:“你把刚才那句话再重复一遍!”


  “是大人,”张杨深呼吸一下补充道:“他说,鲜卑人血洗我大汉村庄,就得死!”


  “好气魄!”周慎道,“是个血性汉子,看来确是我大汉同胞无疑。”


  郭蕴道:“下官有个想法不知是否可行?”


  周慎笑道:“下官也有个主意要请郭大人参详。”


  两人说完哈哈大笑起来,因为两人都觉得,等刘烈醒了之后,最好能吸收他从军,边军需要这样的猛人。


  “稚叔,回头我就把最好的医匠叫过来,给刘壮士悉心治伤。待他醒来之后,你再征询一下,最好把他留在我雁门。”太守郭蕴果然气魄不凡。


  周慎笑道:“一不小心就给太守大人抢了先,我本想让他做个门下督贼曹(侍卫),哪知……哈哈哈。”


  郭蕴没有笑,叹口气道:“自熹平六年来,鲜卑一年犯边少则三五次,多则几十次。我大汉国威军威沦丧,边民逃亡一空,只恨我大汉国不能多几个像刘烈这样的猛士。”


  周慎摇摇头,“郭大人此言差矣。我大汉历来不乏悍将,过去的凉州三明(指皇甫规、张焕、段颖三位名将)累计斩杀羌人十余万。就算当今,幽州公孙瓒、凉州董卓,还有我并州吕布吕奉先等人,哪一个不是勇冠三军?”


  “周中郎就别往我并州脸上贴金了,幽州的公孙伯圭、凉州的董仲颖乃是百战悍将,胡人闻其名无不胆丧。吕奉先固然勇猛,却不能与之相提并论。”


  “是啊,丁原丁建阳爱才之心并州皆知,只是好好一员悍将却舍不得放到边郡历练,可惜了,可惜了!”周慎轻轻摇头。


  郭蕴道:“别的先不说吧,若刘壮士醒来欲从军,咱们谁都别抢,他就是我并州边军。至于日后有多少前途,就看此人功勋造化了。”


  周慎点点头,忽然看见张杨一直在旁边欲言又止的样子,赶紧拍拍脑袋笑道:“郭大人,斩杀鲜卑虽说是刘烈一己之力,可稚叔部众也出了不少力,你看是不是……?”


  郭蕴笑道:“该赏就赏吧,我雁门郡穷是穷了点,就算从牙缝里挤,也要给张从事的部署一点微薄的赏赐,当兵吃粮,大家都不容易。”


  周慎摇摇头,“郭大人还哭穷?你知不知道七十匹战马能买多少钱?放到晋阳的话……”


  “边军战马奇缺,哪能说卖就卖了?我想过了,这位刘壮士要是从军的话,从中挑选一匹良驹。好马配英雄,也算是对他立下大功的奖赏。稚叔,你还有何话说?”


  张杨赶紧摇头,“两位大人想得如此周全,卑职等感激不尽。”


  周慎忽然说道:“稚叔,论武功,你在并州也是尽人皆知;论为人,谁不知你张稚叔急公好义、忠诚踏实?慈不掌兵,你关怀部下这是好事,可为将者须恩威并施,你威刑何在?”


  郭蕴道:“稚叔,你还年轻,今后路还长。治军不严,这会影响你在军中的前途。”


  张杨连拜受教。


  两位上官走后,张杨额头上汗珠大颗大颗滴下来。说他治军不严的可不止这两位大人,上司都尉丁原也常常说。他也想改,可性格使然没办法。


  比如他就说不来假话,尤其是勾心斗角的假话。总觉得对待士卒就应该亲如兄弟,既然是兄弟就应该坦诚相待。至于军纪,他也在队伍里多次重申,可那些都是小毛病,比如说关饷后去军市喝酒耍钱找女人等,难道让他因为这些小事将情同手足的部下痛打一顿?大伙到边塞来当兵,说不定那天就送了命,趁活着时候快活一下,张杨觉得这没什么不妥啊,作为上官他也不忍心动用军规惩罚。


  病榻上的刘烈因为得到上官的特别关照,在医匠的精心调理下加上自身体质较强,不到半个月就可以下床活动。


  他见到的第一个熟人当然是张杨,刘烈马上想起那天的场景,赶紧对张杨深施一躬,拜谢救命之恩。


  “客气了,壮士客气了。”张杨嘴上虽然连声推辞,可心里美滋滋的,当救命恩人的感觉相当不错,同时他他也觉得这猛汉能知仁义,心里好感又多了几分。


  有了好感,以张扬的性格自然少不得将这段时间发生的事和盘托出,半句假话都没有。


  “大人,你是说那两位大人见过我的兵器了?”


  张杨点点头,“确实是宝贝,两位大人也算是见过大世面的,一见之下竟然赞不绝口。”


  “那他们可曾翻看我的包?”刘烈心想包里面有好些这个时代没有的东西,要是被人看见,以后口水话就多了。


  张杨眉毛一横,“你当两位大人是什么人?他们可都是熟读经史的君子,能做出这种小人之事?”


  刘烈笑笑,“失言,失言。两位大人说了什么没有?”


  “两位大人说你的身份很可疑。”张杨把他们对刘烈所有怀疑的话全都和盘托出。


  这下立刻引起刘烈深思。对他而言,编造一个来历并不难,难得是要给自己编造一个听上去不错的出身,要知道这个时代非常看重出身,一个良好的出身能够让以后的很多事情事半功倍。那个刘备若不是中山靖王之后,谁会理睬一个织席贩履的草民?相反像袁绍袁术兄弟,就算空着手出去,也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得到人才和钱粮的支持。


  回到房间后刘烈开始思考这个很重要的主题,在脑海里他不断浮现出几个关键字,就是郭蕴和周慎两位嘴里提到的“西域、神兵、装束”等。


  可这几个词并不能带给他多少灵感,因为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编造一个听起来响亮的出身,直到刘烈猛然想起自己的姓他才若有所悟。


  “巧了,汉朝皇帝姓刘,老子也姓刘,”刘烈马上开始在脑子里搜寻三国时期姓刘的军阀,刘备、刘焉、刘表、刘虞、刘繇、刘岱、刘晔……


  好像这些家伙都是皇帝的亲戚,所谓东汉宗室,这其中属刘备的脸皮厚,逢人就说自己是中山靖王刘胜后人。


  娘的豁出去了,老子脸皮更厚。刘烈终于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就说自己是西汉王室之后,反正时间过去几百年,那些个诸侯小王家世已不可考,再说这是东汉,谁管?


  可接下来的问题是,人家刘备好歹能说出自己的先祖,刘烈脑筋里西汉诸侯王的历史就是一片空白,他根本没法说出一二,遇上内行可不就穿帮了?


  刘烈豁出去了,说不上就说不上,反正自己一口咬定,别人也无从查实。


  刘烈脸皮虽厚,可他大大低估了这个时代知识分子的认知面,在伤好后拜见雁门太守郭蕴时就差点穿了帮。


  (https://www.xdingdiann.cc/ddk133258/6786277.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www.xdingdian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ingdian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