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汉末称王 > 第三十四章 黄巾起义

第三十四章 黄巾起义


  光和七年,公元184年。

  一人名叫唐周,自称太平道张角弟子,告密于朝廷,言张角蓄意谋反,又举报太平道贼人马元义身在雒阳。

  朝廷一片哗然,遂抓捕雒阳城中太平道人,车裂马元义,先后株连,杀千余人。

  太平道首领张角知事情败露,先发制人,太平道一时俱起。

  贼人皆着黄巾,时人谓之“黄巾”。

  叛乱迅速席卷全国,烧毁官府,劫掠聚邑,州郡失据,天下震动。

  灵帝急召群臣议事。

  朝堂上。

  灵帝大怒,喝道:“如今黄巾贼席卷全国,从者数十万人,难道大汉要毁于朕手吗?尔等昔日不是自夸国之栋梁,兢兢业业吗?现在倒是说话啊!”

  众人面面相觑,谁也不想在这个时候去触灵帝的霉头。

  当然有些人倒是想说点什么,但是没有军事才能,比如说蔡邕这种文臣,不通军事,自然不好胡说。

  蔡邕在回雒阳后不久,由于卢植的进谏,皇帝又把他启用了。

  忽然,班列中闪出一人,身高体壮,气宇轩昂,出列即言道:“启禀陛下,黄巾作乱,神州板荡,然贼人不过宵小,多是普通百姓,战力低下,不足为惧!”

  灵帝看到终于有个人站了出来,一看是皇甫嵩,听其言语,心中一定,说道:“朕知爱卿是武将世家,今日之事,可有良策?”

  皇甫嵩之前任北地太守,刚被召入京师,准备委以重任、

  皇甫嵩言道:“臣以为,黄巾声势虽大,然并非无能为力,今当解除党禁,宽党人之心,益出中藏钱、西园厩马,以班军士!之后选能征善战之人发兵讨之,必能克敌制胜,扫平群贼!”

  其实这些话,他早就和皇帝说过了,这时只是再次当众提出来而已。

  就连解除党禁的问题,灵帝也是考虑再三后,听从了中常侍吕强的建议,答应了皇甫嵩。

  灵帝待皇甫嵩说完后,便说道:“爱卿所言有理,诸位可有异议?”

  象征性地问一问其他人。

  “臣等无异议!”

  有人冒头,不用触皇帝霉头,哪里还会有什么异议。

  于是灵帝当即下诏解除了党锢之禁。

  然后又问道:“用兵之事该当如何?”

  新任大将军的何进,此时站了出来,说道:“启禀陛下,臣以为,今黄巾虽为祸天下,然而最为严重的地区乃是颍川。颍川乃是雒阳脚下,自是不可轻视。臣以为,可发两路兵,一路前往冀州,讨伐太平道首领张角,一路下颍川,先战颍川贼人,破其大军,之后分兵讨平余党。”

  卢植出列言道:“黄巾贼既遍布天下,陛下可令各州郡募集义勇,以作抵御,之后如大将军所言,发北军五校、三河骑士同时再募集精勇,以此两路主力,分别破敌!大将军屯兵都亭,以作后应,想必平乱不是难事!”

  灵帝听得几位大臣的条分缕析,顿时觉得事情似乎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大,心情是一片大好。

  灵帝说道:“言之有理!那带兵之人,如何安排?”

  何进言道:“臣举荐前北地太守皇甫嵩、谏议大夫朱俊为将,皇甫太守武将世家,精通韬略,朱大夫昔日定交址,斩梁龙,颇有才略,以此二人为将,发兵数万人,各统一军,共讨颍川,必能克敌制胜。”

  何进待灵帝反应一下后,继续说道:“之后由二人分兵讨贼,以平关东。如此,不出一年关东必危而复安!”

  这些话其实他和幕僚早就商量了不知道多少遍了,自是分毫不差。

  灵帝听后,想了想:“两位爱卿,可愿为国出力?”

  只见又一人出列,与皇甫嵩一同言道:“臣愿领兵破敌!”

  灵帝欣喜,说道:“好好好,令皇甫嵩为左中郎将持节,朱俊为右中郎将,各领一军,共讨颍川黄巾!”

  这次连象征性问都不问了,灵帝算是知道了,危难之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指望得上的。

  “遵旨!”

  之后灵帝又言道:“那北上讨伐张角一路当由谁来担任领兵者?”

  何进见状又言道:“臣以为,卢大人深通韬略,文武双全,可为主帅,至于副将,可命护乌桓中郎将宗员担任。领北军五校为主干,同时并三河骑士、精勇,同样数万人,北讨张角,必能成事!”

  何进每一次进言都说得斩钉截铁,仿佛已经赢了一样。

  其实他就是刚刚当上大将军,出来刷存在感的,如果输了当然是打脸,当然,最后自是赢了。

  他推荐这三人,除了才能之外,其实也是想要刷这三个人的好感。

  毕竟一个武将世家,一个天下大儒,一个有军功在身的文官,三个人都是值得拉拢的。

  不过这些都无可厚非,谁还没点小心思呢?

  灵帝闻言,有些犹豫,虽然一直听闻卢植文武兼备,但是毕竟没有真正带过兵,之后转念一想,盛名之下无虚实,况且有宗员为副,想必不用担心。

  于是灵帝问道:“卢爱卿文韬武略,当世一流,可愿担下此重任?”

  卢植躬身一礼,郑重地说道:“国家正值危难之际,臣岂敢不竭尽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臣愿意领兵出征!”

  大儒就是大儒,和皇甫嵩这些人还是有些区别的。

  灵帝又问到宗员,说道:“爱卿以为如何?”

  宗员出列,说道:“臣愿辅佐卢大人讨伐张角!”

  灵帝心中计议已定,又见卢植身担大任,便下诏道:“令卢植为北中郎将,护乌桓中郎将宗员为副,领北军五校,并三河骑士、精勇,北讨张角!”

  宗员与卢植一同言道:“臣卢植(宗员),领命!”

  之后又说道:“具体军队数量,后勤事宜,皆由大将军何进主持议定,大军择日出发!诸位爱卿,当尽心竭力,以平叛乱!”

  “臣等遵旨!”

  见诸事议定,灵帝正欲下朝,让大臣们下去办事。

  卢植再次上前,进言道:“陛下既已诏募集精勇,臣想保举一人,随臣出征,讨伐张角。”

  灵帝一下就来了兴趣,他是说募集精勇,但是具体操作是下面人的事,卢植对他提出来,不由得他不好奇,甚至在场诸位大臣也是如此。

  灵帝便问道:“卢中郎保举者何人?”

  卢植说道:“臣保举,沛国谯县人,许烈!”

  何进一听就笑了,说道:“在下听闻这许烈是卢中郎的弟子啊。”

  灵帝也是一乐,他没想到卢植回保举自己的弟子,也问道:“卢中郎,大将军此言属实?”

  卢植回道:“回陛下,大将军之言属实,此人却是臣的弟子。”

  一脸郑重,丝毫没有不好意思。

  灵帝又问道:“那卢中郎为何保举此人啊?难道不怕他人言你任人唯亲?”

  卢植依旧面不改色,言道:“《吕氏春秋》有言:‘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臣只知为国荐才,哪里管他是否是臣的弟子?”

  顿了顿,卢植又说道:“臣之所以举荐此子,乃是因为次子天赋异禀,武艺惊人,更可贵的是文武双全,实为真正的气运所钟,上天降下为陛下所御之人。在他那般年纪,就是臣,也是自愧不如。”

  大殿之上,瞬间一片哗然。

  卢植是什么人?

  那可是天下大儒,当今天下,能言胜过他的人几乎没有。

  但是他现在却说相同年纪时不如他人,纵使卢植谦逊,也不由得令人一震。

  灵帝也是被震惊到了,他知道卢植不会为了推荐个人就说假话,一时之间竟更是好奇万分。

  灵帝说道:“此子可在雒阳?”

  “正在臣家中学习。”

  “传这叫许烈进宫见朕,告诉他马上来,朕和诸位大臣都在这里等他!”

  皇帝一言既出,大臣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只好在这里等着一个毛头小子,不少人已是心有不快。

  而灵帝没下朝,也就顺便和大臣们商议起出征的具体事宜了。

  内侍慌忙传令而去,他可不想让殿上这些人因为自己而多等。


  (https://www.xdingdiann.cc/ddk158970/8302422.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www.xdingdian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ingdian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