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汉末称王 > 第二百零二章 子女成双,兵强马壮

第二百零二章 子女成双,兵强马壮


  袁术收到许烈的信后,心中已有决断,三天之后,袁绍信使拜见,所言者正是“拥立新帝”之事。

  袁术当堂驳斥使者,决绝非常,那一脸正气的呵斥,麾下诸将尽是佩服,就连袁绍的使者都不好意思多待下去,连忙告辞退去。

  而伴随着袁绍这一次暗含“指鹿之意”的拥立之举,整个关东诸侯也差不多能分了意见。

  如袁术许烈公孙瓒者,自然是反对拥立刘虞,且与袁绍敌对的;

  如韩馥、王匡、袁遗、刘岱等人,自然是赞成拥立刘虞的,而且人情多归袁绍;

  如曹操孙坚者,自然是反对拥立,而与袁绍关系并不明朗,曹操似有意附袁绍,孙坚似有意附袁术,难以实言。

  此事一了,许烈便安安心心地修生养士,陪同妻妾,训练士卒,厉兵秣马,一切静观其变。

  ……

  时间恍然已入六月,神州大地再次要迎来一个夏天,而且是一个不平凡的夏天!

  许烈很开心。

  开心得有点忘乎所以,甚至不想做事。

  因为,他终于成了一位父亲了!

  就在五月六月,蔡琰和应怜儿先后为许烈生了两个孩子,一男一女,蔡琰生的是个男孩,应怜儿生了个女孩。

  很奇怪,许烈虽然心中欢喜不已,却并没有以往想象中的那般激动。

  怀抱着一儿一女,并没有什么手舞足蹈之为,唯一只觉心中那一丝弦被触动了几分,好似感受到了什么似的,不过并没有过多的表情,只有些无所适从,不知该如何举止。

  【这,嘿嘿,就是,我的孩子啊!嘻嘻!】许烈心中流淌最多的便是这一句话,只觉无所适从的同时,又极为心安惬意。

  一切都很幸运,母子母女皆平安,而且也免去了可能的萧墙之虑。

  对于许烈而言,这是最好的结果,因为他虽然自己不在乎男女,但是终究还是得“入乡随俗”,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世界,那种人不是天才就是疯子,而不管他是天才还是疯子,都不会有好下场。

  对于蔡琰而言,这也是最好的结果,因为她不用背负那无形的压力,纵然有丈夫的亲口之言,终究也只能宽一时之心,最好解决办法,还是如今这般。

  对于应怜儿而言,这同样是最好的结果,因为她不必去应对本就不想接触的烦琐,可以安安心心地过自己的日子,也没有有心之人在身边叽叽喳喳,惹人心烦,更不用担心,自己的孩子将来行差踏错。

  男孩取名为“骞”,许骞,有高飞之意,女孩只取了个小名,唤作“小虎”,以记当年卧虎山之意。

  孩子一出生,整个许家都沸腾了,许定虽然已经有了一个孩子,但是毕竟是个女孩,如今这个男孩算是许家下一代的第一个男孩,所有人,包括许烈麾下众人,对这小骞儿皆是寄予了浓厚的期望,这不仅仅意味着许烈有后,更意味着以许烈为首的集团如今有了一个可以稍微安心的未来。

  许骞一出生其实就不仅仅是代表自己了,这是他的幸运,但也是他的不幸,在众星拱月的待遇下,甚至连远在长安的蔡邕,收到消息都亲笔回了信,还送了好些小礼物过来,但是众星拱月自然也就意味着永远置身于群星之中,不过,此乃后话,自是不提。

  与兄长相比,小虎的出身倒是没有那么热闹了,不过虽然没有得到那般待遇,却有着父亲同样的爱意,甚至无意识地去捏痴傻小叔父的脸,也能惹得众人哈哈大笑,其余琐事,自然亦是不提。

  许烈麾下的招兵事宜,也已经结束了。

  韩浩、乐进、潘璋等人皆从其本郡各带了千余人回来,自此许烈麾下兵马大盛,已达三万之众!

  当然,这三万之众多数还是靠着沛国的财政养起来的,许家一家之力负担一万人自然绰绰有余,要增添三倍,自然是无能为力了。

  好在豫州乃是人口稠密之地,整个大汉,名义在册便有五千万人口,豫州一地,地方虽小,却足足有七百万人口,而豫州之中,颍川汝南两郡高居其首,人口皆在一百五十万以上,至于沛国,虽不比颍川汝南,却也仍有一百万的人口。

  在如此庞大的基数之上,要供养三万之兵简直是绰绰有余了!

  不过,当看到如此情景之时,许烈心中却想的是,那历史上的三国动乱所造成的伤害当真是惨不忍睹,所谓“生民百余一”,并非虚言。

  多年的动乱,自然灾害如地震、蝗灾、水旱,再加上多有人为之力的瘟疫,整个大汉五千万人,到最后竟然还凑不够一个千万之数!

  或许有人会说,那只是名义上的,加上世家私藏的人口,定然超过了一千万,但是为何不想想,如果加上世家私藏之数,整个大汉原本又岂止一个五千万?

  不得不说,许烈在兵强马壮的开怀之际,却突然地生出了这般悲怆之情。

  也让他又想起了昔日在皇甫嵩帐中为其呵斥时,第一次想起的那首诗。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不过此时的想法,既不是蝇营狗苟的钻营者,也不是热血澎湃的少年行。

  而是,脚踏实地的行者!

  行者,行走在路上却又遥望远方的行者!

  ……

  许烈军中事宜安排妥当,也完成了军队的编制整改。

  考虑到战争的频繁和军队数量的扩张,原本守成之时的大汉军制已然不合时宜了。

  五人为伍,设伍长;二伍一什,共十人,设什长;五什一队,共五十人,设都伯;二队一屯,共一百人,设百将;五屯一曲,共五百人,设军侯;二曲一部,共一千人,设千人督,或称牙门将;五部一营,共五千人,设校尉;两营一军,共一万人,以偏将军及其上统领。

  如此兵制,已然能够顾及现今以及将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应用了,至于将来动用兵力远超万数时,自然有其他名衔来统帅,不过定然不会脱离这个框架。

  军中安置亦然变动:

  张辽拜偏将军,独领一军,曹性许褚副之,许褚一营为其直属。

  乐进拜偏将军,独领一军,徐荣潘璋副之,潘璋一营为其直属。

  韩浩史涣共领五千人,以为中军,韩浩为主,史涣为副。

  赵云为骑将,领三千骑兵,陈到副之。

  许定自领两千人马,以为军中策应。

  本来乐进的位置是要安排给许定的,但是许定却私下找到许烈,自言,应变将略,非其所长,倒不如少领兵马以为军中策应。

  许烈知其意真,也就允了他,不过依旧拜为偏将军,并且兼了整个大军别部司马的职,相当于多了可以别领营属的自主权,也算是稳固了他的军中地位。

  重新编制后,许烈的军队焕然一新,在张辽等人的加紧训练下,斗志昂扬,气势愈发突显。

  5


  (https://www.xdingdiann.cc/ddk158970/8516228.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www.xdingdian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ingdian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