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二战之我是蒋纬国 > 第488节 天炉战法 1

第488节 天炉战法 1


  科涅夫越来越感到不安了,他的敏锐直觉告诉他:巨大的危险正在逼近。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全歼南京军第一八零旅后,因为各种主动或被动、客观或主官的原因,湖西战场上的苏军几乎是倾巢出动,以库兹涅佐夫的第17集团军为主力,超过40万苏军在一路大举向南,意图全歼南京军第88师和第99师,同时重创南京军其他部队,以求全面击溃当面的南京军。如此庞大的作战目标,让科涅夫手里的预备队基本上都被派了上去。由于斯大林对科涅夫“过于保守、消极、悲观的谨慎沉稳”颇为不悦,所以授命库兹涅佐夫负责接下来的行动,导致库兹涅佐夫已经在实质上成了苏军的前线总指挥,科涅夫无可奈何,也只能竭尽所能地配合。

  得知科涅夫把第64军调去了新西伯利亚,库兹涅佐夫十分恼火,他认为科涅夫“自作聪明”“削弱了湖西战场上的苏军实力,很可能会导致苏军功败垂成”,因此他强硬地要求科涅夫把第64军再调回来,科涅夫给予了拒绝。科涅夫之所以调走第64军,甚至不惜违反斯大林的命令,因为他的强烈地预感到:南京军很有可能会对苏军东方军区大后方展开偷袭。

  苏军高层指挥机构内,“将帅不和”的裂缝正在不断扩大。

  怒气冲冲的库兹涅佐夫亲自找到科涅夫:“科涅夫同志,请恕我直言,你在湖西战场急需部队时却把瓦图京同志调走,这是一种严重的不负责任的行为!没有足够的部队,我们怎么能取得胜利?”

  科涅夫同样很不高兴,他对不止一次擅自做主以及越过自己直接联系斯大林从而导致自己陷入极大被动中的库兹涅佐夫产生了很大的恼怒:“库兹涅佐夫同志,我跟你实话实说,你构想中的以全歼中国人两个师的大聚歼战计划根本就不可能实现!中国人的两个师实际上就是两个军,我们虽然在实力上超过中国人,但也只能打防御战、进攻战、消耗战、持久战、阻击战、追击战,不能打包围战和聚歼战!”他打了一个比喻,“就好像我现在有五个同伴,你有三个同伴,我人比你多,打起架来,我可以打败你,但没办法把你们都制伏,懂不懂?”

  库兹涅佐夫怒不可遏:“科涅夫同志,恰恰相反,你的这种缺乏信心的胆怯才是我军无法取得最终胜利的原因!如果真的失败了,最大的原因是你的优柔寡断以及不断挖墙脚的行为!你自己也说了,我们的实力对中国人不具有压倒性优势,但你还在关键时候把瓦图京调走,岂不是自相矛盾?你的理由实在让我无法信服!”

  科涅夫为之气结:“这还不是你造成的!我们的计划里根本没有你现在干的事!如果按照我说的做,稳扎稳打,我们稳操胜券,还可以不断地消耗中国人,但你急功近利,导致现在骑虎难下!”

  “抓紧时机,果断出击,最大限度地歼灭敌军,我难道做得不对?”

  “你说得对,但做得不对!因为你根本没有掌握真正的时机!你在鲁莽轻进!”

  “斯大林同志多次教导我们,要进攻、进攻、再进攻!不能被动挨打!一直打防御战,如何取得最终胜利?胜利是要通过进攻才能获得的!”

  “你少说这种冠冕堂皇的空话!在时机不成熟的情况下发动进攻是很危险的!看看吧,歼灭中国人一个旅,我们足足动用了十一个师!你居然想歼灭中国人两个师,那可是六个旅!库兹涅佐夫同志,我奉劝你理智一点,脚踏实地一点!”

  “科涅夫同志,你算得不对!我军包围中国人一个旅,中国人在包围圈外围还有大量部队,我军不得不动用大批部队进行阻击,但我就包围中国人两个师,中国人在包围圈外的部队就不多了,都没有被包围的多,我军用于阻击中国人外围部队的部队就不需要那么多了,就可以用更多倍数的部队投入这场聚歼战!更何况,我军刚刚全歼中国人一个旅,红军上下士气高昂,正是我们乘胜追击、扩大战果的时候!我们应该把步子迈大一点!”

  “这都是你的主观臆断!”

  两人从争论变成争执,又从争执变成争吵,最后不欢而散。

  尽管完全不看好库兹涅佐夫的作战计划,并且对库兹涅佐夫本人也很不满,但科涅夫还是尽心尽力地配合着库兹涅佐夫。比起只会纸上谈兵的库兹涅佐夫,科涅夫显然更加实干,后勤准备、动员部队、鼓舞士气、组织攻击大部分事务仍然是科涅夫承担的,特别是组织攻击,科涅夫费很大心血地实施了愈发完善的步炮协同,使得苏军攻势凌厉而猛烈,炮兵和步兵配合得非常密切,若不是科涅夫的努力,光靠堪称当代马谡的库兹涅佐夫,苏军的进展将会大打折扣,付出的代价也会翻倍。

  不过,正因为这样,科涅夫反而愈发地不安,他在日记里写得非常清楚:“我陷入了一种难以挣脱的、左右为难的处境里,库兹涅佐夫一意孤行地想要不断进攻,而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这个行为越来越危险,我难以阻挡他,因为最高领袖是支持他的,我不得不配合他,但我又很清楚,我越配合他,部队进展越大,处境也越危险,这让我进退维谷。我万般不愿断送部队,所以当我不太愿意配合他(库兹涅佐夫)时,他就感到很不满,认为我消极怠工,耽误时机、影响战局,他居然还在背后说我嫉妒他,不愿意看到他立下大功,简直太荒唐了;当我愿意配合他时,我就感到自己沦为了‘从犯’。这种无法排解的煎熬让我感到异常痛苦。”

  科涅夫是很精明的,但他此时却在身不由己中把他的部队送向毁灭的边缘。

  被苏军包围的南京军第88、第99师在兵员数量上是一八零旅的六倍有余,并且还因为周密策划而准备充分,使得苏军虽然合围了这两个师,但根本啃不动,恰恰相反,这两个师还在苏军包围圈内不断地展开逆袭、冲击、反扑,使得苏军包围圈处于随时破裂的境地。“库兹涅佐夫用他只能捕捉鲟鱼(苏联境内最常见的鱼类)的渔网困住了两条鳄鱼,他不但不想及时撒手,居然还想抓到那两条鳄鱼。”科涅夫在背后讽刺道。

  科涅夫的比喻是非常形象的,库兹涅佐夫渔网里的两条鳄鱼不断地猛烈挣扎,但库兹涅佐夫完全不想放手,他忽略了一件事:他的渔网不但困不住那两条鳄鱼,他本人甚至还有可能被那两条鳄鱼咬死。第88师和第99师左冲右突,展开了多番突围攻击,每次都“功败垂成”,只顾着不停扎紧包围圈的库兹涅佐夫完全没有意识到一件事:他的包围圈正在不知不觉地不断南移。被围南京军的突围行动其实醉翁之意不在酒,是一种引诱苏军向南移动的军事行动。被围南京军的突围是这样的:集中力量向南冲击,移动一段距离后“等着”苏军再次追上来再度合围,不愿意功亏一篑的苏军立刻追上来,重新扎紧包围圈,南京军紧接着故技重施,苏军就在一种被动中被南京军不断地向南拖动,开始脱离苏军在切城的原先地盘。

  一粒沙子是不可能看到整个沙漠的,一滴水是不可能看到整个海洋的,战场上也一样,数十万军人混战得犬牙交错,其中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看到整个战局,哪怕双方的高级将领,虽然有各种情报来源,虽然可以看到侦察机拍下的鸟瞰照片,但依旧对整个战局也只能管中窥豹,比起情报,更多的还是依靠经验、思考、判断力。蚂蚁爆发战争,人可以看得很清楚,蚂蚁则懵然不知,人爆发战争,上帝可以看得很清楚,人则懵然不知。在后世很多人的心里,战场应该是这样的:一块巨大的平原,攻方的进攻部队排着整齐的队伍,犹如阅兵式般呼啸冲来,守方的防御部队形成长城般的防线,双方士兵殊死搏杀,双方指挥官站在高处就可以鸟瞰整个战场,把整个战局态势清清楚楚地一览无遗,然后做出各种有效及时的判断和指挥。但实际上,区区几千人的交战就可以把一个人的视野彻底填满,无论是成吉思汗还是拿破仑,他们在战场上只能看到自己几十万大军的一小部分。任何一方的指挥官都不可能把整个战场都纳入眼中,因为战场的规模比普通人想象的要庞大得多,并且地形复杂多变,交战双方的行动都是隐蔽的,使得整个战场根本就看不全。在后世影视剧中,战场是非常清楚的,但那根本就不是真实的情况,只是导演为增加画面的宏伟气势而特地安排出来的。战场上的将军真正干的事情是:他们最大限度也只能看到几千人在搏杀,但却要指挥几万人甚至几十万人在一个地形差别极大的辽阔区域内展开战斗,绝大多数的局部战役都是无法看到的。将军们必须要靠着战场上的资料数据,在自己脑中形成战场的整体图像,并对每一个细节都了如指掌,继而做出判断和指挥,这种能力只有通过丰富的经验才能养成。困难的是,将军们获得的资料数据并不都是可靠的,不同部队在不同时间送来的报告误差很大,甚至还会前后矛盾,人是会犯错的,哪怕是正确的东西,也存在误差。即使是一个团级部队,在半小时内产生的信息报告叠起来都有几百页,而几十万人在不同地方战斗时产生的战场信息完全是汗牛充栋、浩如烟海。所以每个部队的指挥机构里都有很多参谋,他们的责任就是从巨量的信息中进行筛选甄别,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出他们认为最正确、最重要的核心情报,汇聚到主官面前由主官根据这些情报进行战术调整等。电影中,派一名英勇的侦察兵深入敌后,指挥官凭着他的一个情报就做出整个战役的决策,根本就是不切实际的。区区一个侦察兵能获悉到多少情报?在战场上,双方很大程度都是在盲人摸象,只能摸清楚对方的一部分情况,并且还不知是真是假。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普通人都背得朗朗上口,因为这些兵法计策似乎并不复杂,但实际上,把它们在战场上进行实际运用却是非常复杂的事情。战术本身确实是比较简单的,但把它们在战场上运用自如才是真正困难的事。后人阅读军史的时候,交战双方的态势都会在纸面上注释得清清楚楚,所以每个后人都有纸上谈兵的能力。但在实战中,一些用后人目光看似乎只是很简单的战术,但对于身在其中的将领来说却是很了不起的成就。巨大的战场,就是一座复杂的庐山,参战的双方指挥官都处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状态。纸上谈兵,人人都会。为什么后人评论某场战争或某次战役时可以头头是道?因为当时交战双方的各种资料都一览无余地呈现在后人面前,就像下象棋,对方的动静都在自己的视野里。但在战争期间,交战双方都不知道对方的情况,即便有着情报资料,也不能百分之百地确定敌情。战场上,双方等同于蒙着眼睛下象棋,并不知道对方怎么走。如何比对方知道得更多?就要考验指挥官的能力了。

  科涅夫正是这样的,他虽然极度怀疑南京军正在预谋着什么,但他也不能看清大局势,所以产生了一定的犹豫和摇摆。如梦初醒时,一切都晚了。

  8月30日,南京军战线全面后退到了安北以南,库兹涅佐夫率部继续穷追猛打。

  8月31日,苏军指挥机构接到来自中国国内的一份情报:南京军五个后备师正在北上,开赴向湖西战场,兵力十几万。

  火急火燎的科涅夫立刻找到库兹涅佐夫:“库兹涅佐夫同志,中国人后续部队来了!”

  库兹涅佐夫大吃一惊,急忙问道:“多少?”

  “五个师!但你应该清楚,中国人一个师的兵力差不多等于我们一个军!”

  “还有多久抵达?”

  “因为中队机械化程度很低,所以这五个师的运动较缓慢,估计十五天后抵达。”

  库兹涅佐夫顿时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半个月后?那我们的时间还是比较充足的。”

  科涅夫怒了:“可我们现在根本没有把握能吃掉被围的那两个中国人的师!”

  “所以要加把劲了!十天内,吃掉被围的中队!然后全面退回伊尔库茨克和切列姆霍沃,转攻为守,我们仍然立于不败之地!”

  “应该放弃!不能继续缠斗了!”

  “放弃?科涅夫同志,你开什么玩笑?肉已经在嘴里了,怎么能吐出来?”

  “库兹涅佐夫同志,那不是肉,是硬骨头!”

  “所以我们更加要争分夺秒地把这两根硬骨头嚼碎、吞掉!放弃?岂不是要功亏一篑?我们怎么向斯大林同志交代?”

  库兹涅佐夫如此油盐不进的顽固态度让科涅夫怒不可遏但又深感无可奈何。另一方面,科涅夫虽然觉察到了危险,强烈怀疑南京军是在玩弄“引蛇出洞”的诡计,但他也觉得不像,如果南京军前线部队是诱饵,后方部队是主力,那么,南京军的后方部队应该部署在紧靠着前线的蒙古省、北海省境内,而不是放在一千多公里外的华北境内。因此,科涅夫也隐约地猜测南京军的后续增兵只是为了救援前线,并非蓄谋已久的行动。

  事实显然并非科涅夫的第二个略显自我安慰的猜测。

  9月1日,湖西战场上再度出现一个重大变故,凌晨时分,南京军第88师从苏军重重包围中一举突围。

  第88师、第99师虽然被苏军团团包围,但实际上打得游刃有余,两个师合计近六万精锐官兵,苏军即便以五倍于南京军的兵力将其包围,也在实质上急切间奈何不了这两个师。一八零旅之所以被全歼,很大程度是科涅夫的精确判断和瓦图京的迅猛攻击,使南京军高层不得不忍痛将其作为弃子使用,薛岳、杨杰等将领在战事起初并没有要舍弃一八零旅的想法,只是迫于形势突变,不得不顺水推舟,眼下的第88师、第99师虽然处境跟一八零旅很相似,但本质上截然不同,这两个师是南京军主动“送进”苏军嘴里的,不可能弄假成真地让苏军吃掉,恰恰相反,这两个师是整个战场的关键。第88师的突围是南京军高层一个重大举措。

  临别之际,宋希濂、李玉堂、杜聿明、郑洞国等将领互相告别,宋希濂和杜聿明率部离开,郑洞国是第99师的师长,自然要留下,李玉堂是郑洞国的上级,既可离开也可留下,李玉堂选择了留下。

  “军座”郑洞国心头发热地看着李玉堂。

  “一八零旅被围,一八零师师长留下了,我是军长,我的一个师被围,我怎么能走呢?”李玉堂谈笑自若,随后神色肃然,“老毛子吃不掉我们九十九师的,你们不要忘了,我们九十九师的荣誉称号是什么?”

  “不败!”郑洞国眼中含泪。

  “不败!”第99师全体官兵齐齐发出山洪海啸般的吼声。

  南京军第88师突围,是对苏军进行的一种刺激。得知南京军被围两个师里有一个突围,库兹涅佐夫既感到可惜,又暗暗感到庆幸,全歼南京军两个师的功劳自然要大于全歼南京军一个师,不过,库兹涅佐夫也心知肚明,吃掉两个师的难度是非常大的,如今,只有一个师,难度就减少一半。虽然战果少了一半,但胜算却翻了一倍。第88师的突围,使库兹涅佐夫彻底地下定决心,一定要完成这场聚歼战,全歼南京军第99师。

  南京军的前线指挥部内,杨杰看着地图,他唏嘘不已:“这很冒险啊!又是一招险棋!原本八十八、九十九共有两个师被围,现在只有九十九师了,抵抗力度大减,万一弄假成真,我们不自杀简直对不起九十九师的全体弟兄!”

  “但这样可以刺激苏军下定继续打下去的决心!”萧爻不动声色,“后续五个师出动,相信动摇了苏军的决心,我们在这个时候让苏军好打一点,才能让苏军到时候彻底插翅难逃!付出是有回报的,同样,回报是需要有付出的。”

  “你胆子真大!”杨杰看了看萧爻,因为这个手笔正是出自于萧爻。

  “一八零旅被全歼,给我们很多重要的信息。”萧爻说道,“苏军想全歼我们一个旅,起码出动十个师,这是我们的重要收获,九十九师是一个扩大的一八零旅,可以顶得住超过二十个甚至二十五个苏军师级部队,这已是苏军进行包围战的极限了,如果苏军出动五个师就歼灭一八零旅,我是怎么也不敢让九十九师如今深陷险境的。另外,八十八师如今突围了,我们也有更多的外围部队可以牵制更多的苏军,一举两得,为何不敢?”

  杨杰默然地点点头,他望向目不转睛地盯着地图的薛岳:“伯陵,快了。”

  薛岳轻轻地吁口气:“是啊,付出这么多,受到这么多煎熬,确实快了。”

  与此同时,甘肃省境内的河西走廊的公路上,汽车如云,大军如洪。

  第77军军长黄维站在一辆汽车上,举起高音喇叭,眼中含泪、声音嘶哑地说道:“弟兄们,一八零旅被苏军全歼了!金崇印师长、石作衡副师长、陈绍堂参谋长、黄启东旅长以及一八零旅的一万两千多弟兄都为国成仁了!他们没有一个人投降!都战斗到了最后一刻!”

  聆听训话的第77师的官兵们无不眼睛发红。

  第77军下辖第77、第师,总兵力14万余。此时,另外三个师在继续向西开拔,第77师则停止前进,集结在公路边的茫茫戈壁上。

  “啥也别说了!”第77师师长钟松接过黄维手里的高音喇叭,“弟兄们,前线那么多兄弟拼死拼活地被老毛子打,都是为了掩护我们啊!我们如果不能一举成功,还怎么对得起他们的鲜血?难道我们要让他们死不瞑目吗?弟兄们,别的不说,光是为了那些已经战死的弟兄们可以瞑目,我们就要拼命了!”

  愤怒如火的战意中,第77师在河西走廊上展开大转弯,全师由一路向西改为一路向北,展开强行军,横穿蒙古高原。


  (https://www.xdingdian.net/ddk162899/8396143.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www.xdingdian.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xdingdian.net